“共富食堂”“共富商店”……后九降村绘就美丽图景

时间:2022-07-14 16:37:53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吴南杰 谷周乐

图源:永嘉县融媒体中心

温州市永嘉县后九降村作为“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重要批示发源地,红色文化一直反哺着该村,使得村里的红色产业经济不断升温,环境改善,产业发展,村内还开起了“共富食堂”“共富商店”,成为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新地标”。

打造七大红色标志

红色主题馆,吸引了一波波游客;“秤”雕塑等7大红色标志建筑,成为了网红打卡点;背街小巷道路硬化美化;“美丽庭院”点“靓”美丽乡村……走进后九降村,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动画卷尽收眼底。这一切的改变归功于全域环境大整治行动,一改村内往日“脏乱差”的形象,实现“净、序、美”,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以全域环境大整治为契机,引导党员干部深入践行‘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后九降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鹏说,一方面带领村党员干部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提升工作,累计开展10余次,参加人数达100余人,拆除露天坑20座,违章建筑3处;另一方面实施党员“设岗定责”,建立长效机制,将村划为3个片15个微网格,由村两委干部任片长,由党员担任网格员,进行常态化管理。
虽然环境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该村最终目标是打造红色美丽村庄,只有党员干部进行常态化管理、监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问题反弹,而如何激发村民“自己家园自己建”主人翁精神,才更为重要。为此,村两委做实做细村容村貌的监督管理,通过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完善基础设施和优化环境,干群合力共同推进家乡建设。

“去年6月组建10个入户宣传先锋队,7个攻坚组,累计解决土地流转等25个难点,开展全村环境大整治20余次,30天完成“秤”雕塑等7大红色标志建筑建设和全村红色美丽景观打造。”刘建鹏说,让群众看到家乡环境变美,充分激发了村民主人翁意识,约束惩戒不文明行为,推行“门前三包”制度,从制度上求长效,实现村庄清洁常态化,先后荣获省绿化示范村、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荣誉称号。

补齐设施凝聚人气

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建成红色美丽村庄的后九降,现在有“一环五点”可供游客参观。“一环”即循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后九降村足迹为环线,“五点”即主题馆、思源亭、郑九万住址、特色产业路、村办公楼为关键,将感人事迹、生态资源、村庄文化等进行深度融合打造红色风景。“如今,红色美丽村庄累计开展招待33次,覆盖人群达3000余人。”刘建鹏说。
随着环境的改善、红色旅游路线的推出,加上红色美丽村庄的打造,让村庄集聚了人气。但后九降村地处偏僻,要实现共同富裕,只有把基础设施建设好。为此,村班子成员多次开展全村258户村民入户走访,聚民智,排民忧,收集问题意见,围绕便利出行、安全出行,积极谋划推进孙山至后九降通村公路建设。
“孙山至后九降村有37公里,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而孙山村民出行都要经过九降村,出行十分不便,该项目建成后,孙山至后九降村9.239公里,约20分钟车程。同时,预计将解决孙山及周边村3000余人的出行难问题,排除3处交车易碰点及2处地面开裂下陷等安全隐患,有效解决百姓因出行不便、不安全造成的困扰。”刘建鹏说,目前,已完成设计、预算阶段,接下来进行会审和招标。此外还积极谋划村口至岭山线2.5公里道路提升项目。

除了交通问题外,不管是旱季还是雨季,都会出现饮用水紧张、浑浊等问题,是村民极为关心的大问题。对此,今年年初将饮用水提升作为头号民生大事,以群众利益最大为前提,统筹协调、高效推进。“我们利用20余天完成政策处理,4个月完成整体提升,建成后,有效解决全村258户816人雨季没水喝、干旱更没水喝的尴尬局面,为村民提供最基础也是最实在的饮水保障。”刘建鹏说。

积极发展共富产业

猪心炖当归、豆腐菠菜、猪脚蹄、牛脚蹄、高山蔬菜……这是后九降新开张的共同富裕食堂里的菜品,不同于普通农家乐,这些菜品,是该村“一户一菜”精心挑选出来的,每户人家端出自己的拿手菜,游客点单后,相应的村民再到村食堂烧菜。
后九降共同富裕食堂以村集体股份合作社的形式运营,以刘建鹏为首的村两委干部作为食堂服务员,盈利所得归合作社再由村民进行分红。刘建鹏说,同时,我们推出农产品包装销售业务,由村干部和志愿者运营共同富裕商店,至今,累计接待学员、游客1600余人次,累计营业额达15多万元,村集体增收8万多元。
据了解,自2002年开始,后九降村已经开始探索共同富裕之道,通过基地建设和农业发展,打响了覆盆子、猕猴桃、蜂蜜等特色产品,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经从2005年的2000多元,提高到如今的27000多元。
“每年覆盆子丰收季节,就能增收上万元。”后九降村村民陈笑曼说,村民一年的覆盆子收入还是可以的,现在是上门服务统一收取,大大方便了村民。据介绍,目前全村共有200多亩覆盆子,亩产可达4000多元。“2005年之前村里没几个人,2006年开始陆续有三分之一的村民从外面回来发展农业,如今每家每户都有种植。”刘建鹏说,除了种植覆盆子,村里还种植了60多亩猕猴桃基地,以及600多桶蜂蜜,大大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形成了以农旅综合体为依托,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景的可赏可摘可游的红色旅游路线,使游客在回顾红色历史的路上能够享受百果采摘的乐趣。(吴南杰 谷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