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丨阅读的前互联网时代

时间:2023-04-12 16:59:49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沈楚

瓯江文艺供图

互联网的出现是70后青春后期最重要的事情,而后的十年间,阅读的世界发生了变化,很多阅读从缓慢地阅读“文字”变成了快捷地阅读“信息”。在网络上,年轻人很难静心慢气地去读一本长篇小说,更喜欢去看这一部小说拍成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所以,我们70后的青春读书时被我看做“阅读的前互联网时代”,也许那是最后的一段完整、安静而虔诚的文字阅读岁月。

第一个想起的是沈从文,多少有点同为沈姓的亲切感(甚至两家家谱里还能找到一点关联),我那时候痴迷沈从文的文字,并引以为豪。读《从文自传》与《湘行散记》,感觉这个浪迹天涯的乡下人吸收了天地自然之灵气,他善良、敏感却又倔强,表达着对生命的珍视,那清澈委婉的文字影响了我,让我一直远离那些绚烂的所谓美文。

之后,我喜欢上了白桦,这位经历同样坎坷的上海老作家,他的文字中同样有着一份永远的天真、浪漫、单纯,不会因时光的磨砺而走样,读毕白桦的小说《指尖情话》,心中便燃起了对纯真爱情的向往。今天,陈忠实的巨著《白鹿原》拍成了电影,我期待向李安推荐,让白桦的《指尖情话》成为下一部大片。

瓯江文艺供图

说实话,那时候读不懂贾平凹的成名作《废都》,只窥探他直露的性爱描写和多处的省略留白,感觉他比陈忠实还要大胆,《废都》让年轻人读得心旌摇曳,在互联网上成人影片的泛滥之前,其很好地慰藉了我们躁动的青春,功不可没。被称为“痞子文学”的王朔的小说当时也很流行,我买到的《王朔文集》和《废都》都是盗版的,年轻人很难不为潮流所动。王朔的调侃、机智、幽默甚至是痞味、油滑给我们开了荤,原来文学还可以俗到极致。

当然,不能不提特能写的金庸,《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鹿鼎记》是他写得最好的三部作品,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那时尚未有网游“帝国时代”、“热血传奇”来消耗精力,金庸的武侠小说满足了他们浪迹江湖,快意恩仇的叛逆。

余秋雨也是那些年的热门,《文化苦旅》成为文艺青年的必读书目与赠送礼物,秋雨的散文可以是像小说一样的去描述,在感性体验中擦亮理性的思辨,《道士塔》、《风雨天一阁》、《一个王朝的背影》……虽然关于余秋雨之后的争论颇多,褒贬不一,但因为有了他的散文,书店里的散文从此卖得比小说好。

散文我还特喜欢周作人的,可那段日占区的不光彩经历,周作人的散文多年来一直不被语文老师推崇,课本里教的是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读了周作人的《知堂书话》,才知道文章不必追求什么大意义,非要将题旨喊出来不可,好文章还是温柔敦厚的表述,含蓄隽永的文思容易让人亲近。

瓯江文艺供图

除了喜欢的书,还有改变认识的书。曾经好读蔡东藩厚厚的历代演义,觉得那就是历史,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你方唱罢我登场。待到读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薄薄的一册,颠覆了习以为常的传统历史叙述。历史人物不再是演义中的非奸即忠,脸谱化的,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而是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读黄仁宇之后,方才有了一点历史的启蒙,感觉教科书上编写的历史不算历史。还有奥威尔的《一九八四》,预言制度下的人性泯灭;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影响我们重新认识20世纪的历史……

这些零零散散的读书回忆也许有些乱,毕竟人到中年,记忆力衰退得厉害,还好的是这些多年前读过的书都还在,若是现在想起来了其中的一本,便可从书架上掏出来,摩挲着曾经的阅读痕迹再来读一回,因为多了这十多年的人生阅历,也许会有新的认识与感悟。只是今天好像没有了一大块的阅读时间,互联网带给我们更多书的信息,购书的便利,但是也打碎了传统的阅读习惯。幸运的是我成熟在互联网成熟之前。

瓯江文艺供图

作者简介:沈楚,笔名楚尘,自由撰稿人、媒体人,瓯江文艺、童联微刊主编。(沈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