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这座靠“民营经济”“商行天下”闻名的城市,创业创新的活力依旧保持,但理念和模式正在发生转轨。这一次,温州将“下一站”锚定在科技创新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2年温州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实现三大重要突破,投入强度首次超过全国平均、当年投入强度提升幅度再创新高、R&D投入总量首次超过200亿元规模。
现在的温州,企业研发费用政策持续加力,科技奖励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企业研发投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迈上新台阶。
加大研发投入
解决制造业现实难题
位于温州瑞安的浙江铭博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展示大厅里,一台汽车的车身壳体被摆在显眼处。看似平平无奇的外壳,实际上是由更加轻量化且安全性能更高的新型铝合金材料打造,新型材料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
汽摩配产业是温州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借助研发创新力量,推动传统汽摩配产业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向转型。这是温州借科技之力破解传统产业升级痛点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温州将传统产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着力解决制造业现实难题。
当经济发展的成本优势不再,进一步推进发展的动力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件昂贵的事,需要时间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后者主要体现在每年的研发经费投入。近年来,温州市先后出台多项科技政策,鼓励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等主体加大R&D经费投入,全社会R&D经费投入总量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从2019年的140.3亿元逐年增长到2022年209.4亿元,年平均增速达14.3%。
近十年(2011年—2021年)以来,温州市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一直都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2022年投入强度达到2.61%,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54%),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1年的0.84个百分点缩小到2022年的0.5个百分点。从提升幅度看,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提高幅度高于全国(0.11个百分点)0.09个百分点。
目前,温州坚持创新首位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八大抓手”,加快打造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进入全国第36位,跻身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榜第26位。此外,四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签约落地各类成果726个,瓯江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基地,环大罗山科创走廊跻身浙江省五大科创走廊,温州高新区进入全国前40%,引进国科大、浙大、香港理工大学温州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63家。聚力创新主体扩量提质,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双迈进”系列行动,高新技术企业数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分别突破3700家和1.6万家、均居浙江省第三。
提升技术能级
助力温企“冲浪”科技巨潮
芯片、医药、制造业等领域的“卡脖子”现象,时常成为话题焦点。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与技术研究紧密相关。近几年,从地方政府到各类企业对科技愈加重视,将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走进中国基因药谷生长因子展厅内,一个看着平平无奇的药品却有着闪耀的名字——这是全球第一个获批的“生长因子”药物,该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开发为临床药物的国家,上市时间比日本早4年、比美国早6年。据悉,这个由李校堃院士团队研发的“生长因子”,有利于治疗糖脂代谢性疾病及糖尿病多种并发症,前景不可估量。目前,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和蛋白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也于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期间正式启动。
这是温州快速奔向技术浪潮的缩影。如今,温州科创平台提质扩面。“一区一廊”新签约落地亿元以上创新型重大项目36个,温州高新区全国综合排名进入前40%,实现6连升。“一院一策”制定全市21家新型研发机构年度工作目标,新落地9家科创平台。华中院探索实践“龙头企业+大学(研究院)”创新联合体模式,实现项目科技成果产业化5项,精石微通估值达到1亿元,较原始股增值100倍;优英光电仅成立一年产值已超2200万元。
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带动下,温州市科技企业培育加快推进。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312家,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383家,累计达2327家。“科创指数”融资模式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授信全覆盖,截至今年8月末,温州辖内42家银行机构已累计通过“科创指数”融资模式向13230家科技企业授信658.71亿元,累计发放贷款户数8997户、贷款金额353.22亿元。另外,我市加速打造“一院一市场一基地”创新综合体,创新科技副总、科技轻骑队等助企模式,精准解决企业技术需求。(林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