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戏曲舞台和精巧人物登上“板凳龙”;蓝夹缬组成方阵全方位展示;乐清细纹刻纸穿在了演员身上……5月1日,一场以“非遗活态传承”为核心的文化盛宴——“乐来乐好·匠心筑梦——2025乐清非遗巡游”在温州乐清举行,和市民上演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巡游现场。刘言勇/摄
这场活动汇集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过动态巡游、静态市集、沉浸式互动体验的多元形式,为游客和市民献上一场丰盛的地域文化盛宴。
据悉,此次非遗巡游队伍从市区晨沐广场出发,沿着旭阳路、伯乐东路、晨曦路,终点在乐清大剧院广场,全长2.7公里,共设五大方阵,以乐清首饰龙、乐清细纹刻纸、乐清黄杨木雕、乐清龙档、蓝夹缬这五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核心,巧妙融入乐清大闹、翁垟鱼灯舞、蒲岐老鼠嫁囡等乐清众多非遗项目。
活动现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观众喝彩声随着方阵的行进此起彼伏。百岱村畲族竹竿舞方阵以铿锵节拍展现畲乡风情;翁垟鱼灯舞中成人鱼灯表演和小学生小鱼灯队表演交相辉映,诠释着非遗的传承;蒲岐笑戏《老鼠嫁囡》生动再现老鼠嫁女戏剧现场,现场抛洒喜糖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宾客乐趣……
舞狮表演。梁琳/摄
“相较于去年,我们今年特意增加了许多观众互动环节,让市民从单纯的‘围观者’转变为沉浸式的‘参与者’。”方阵节目总导演吴韦瑶介绍,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参与到巡游活动中,“今年,我们将‘传承’贯穿于方阵中,巡游的队伍里加入了很多年轻人。”自2024年首届非遗巡游火爆出圈之后,乐清各乡镇(街道)文艺爱好者踊跃报名、公益参演,年轻人喜爱的Cosplay、说唱等潮元素也引入其中,与传统非遗相结合,带来了独具活力的年轻氛围。
“我这是第二次参加这个巡游,我觉得能了解到更多关于乐清的文化。”来自乐清蒲岐二小三年级的周同学此次在巡游里扮演《老鼠嫁囡》里的小老鼠,尽管巡游下来稍显疲惫,但兴致依旧高涨。
乐清首饰龙。刘言勇/摄
乐清首饰龙则以其精妙绝伦的技艺赚足了现场观众眼球。乐清首饰龙灯彩通身流光溢彩,背上驮着多层亭台楼阁,且装有木制齿轮传动装置。当轻轻摇动“机关”时,龙首和龙尾都摆动起来,同时亭台楼阁内的300多个戏曲人物也瞬间“活”了起来。据了解,首饰龙制作对匠人的要求极为严苛,可谓“百工集合”。工艺涉及细纹刻纸、竹编、纸扎、雕塑、油漆画等,甚至几种不同的技法交叉进行。乐清首饰龙第六代传承人黄孟表示:“乐清首饰龙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我们也在不断地寻求创新拓展,让更多人认识它。了解它。”
巡游结束后,主办方在乐清大剧院广场还开设了以“匠心筑城·非遗织梦——致敬乐清劳模与千年匠艺”为主题的市集活动,为市民打造沉浸式乐清劳模展示和工匠文化体验空间。(刘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