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肯恩大学校长王立媒体见面:诉温情 逐未来

时间:2019-04-09 15:02:23 来源 :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 张亦盈 范晨

在担任温州肯恩大学校长1个多月后,王立第一次与媒体记者见面。

2011年11月16日,国家教育部批准温州大学与美国肯恩大学合作筹备设立温州肯恩大学;2014年3月31日,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温州肯恩大学;2019年2月25日,王立被任命为温州肯恩大学校长。

对于王立,教育界的人士们并不陌生。嘉兴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长期在浙江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担任过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副主任,外事处副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等职、

那么,为何最终选择由王立来出任肯恩大学校长一职?王立笑言,自己也感到十分“奇怪”。他说,在他的印象中温州并不缺教育界的才家,光浙江大学中就有100余位来自温州的优秀教师,“大概是我曾长期从事外事处与国际教育工作,涉外经验有些积累,这一点跟肯恩的国际性接轨了。”

对于温州,王立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对于温肯,他又将如何描绘未来的“奔跑”路径?4月3日下午,温州肯恩大学校长王立,与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聊起了他与温州、与肯恩的“那些事儿”。

师生“祖孙三代”的温州情缘

交流伊始,王立便与大家“打了个趣”:2018年第一次出差从北京回杭州,因为杭州天气原因飞机无法降落,后来备降到了温州。“我当时就在想,这是不是在给我暗示,要和温州再次发生点什么。结果确实发生了,我来到了温州,来到了温肯。”

王立说,他在浙江大学的硕士导师,今年86岁的徐元植教授就是温州人,自然而然的,他的第一个科研项目也在温州。“我现在还记得30多年前我坐了很长时间的车来到温州,去一个化工厂取样。”

那是王立的第一次科研出差,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温州话简直比英文还难懂。

接任肯恩大学校长后,王立在一次交流会中遇到了自己几年前的博士生,现在是一名温州大学教师。

“可以说,我们师生'祖孙三代'跟温州冥冥之中有了牵挂。”王立说,等接下来的空闲时间,还想去品尝一下温州的各式小吃,了解温州的风土人情。

“学习”是对工作的总结

在王立的办公室里,一直放着一只行李箱。他说,有什么交流学习的任务,提起行李箱就能出发了。

“学习”是王立校长对自己上任一个月工作的总结,他透露,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学习中外办学的条例和温肯的办学准则与规范,并考察了宁波诺丁汉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了解发展比较早的中外合作大学情况。

同时,王立将与学生的交流,也视为学习的一部分。因为住在学校,在食堂、路上、操场,随时都可能跟学生打个照面。他与学生打趣说,浙大5万多学生只有一个校长,温肯2200学生也有一个校长。浙大7个校区,校长一天走一个校区,也要走一个礼拜,学生碰到校长的机率很低。但在温肯,因为目前只有一个校区两个食堂,你能在路上碰到校长,和校长在一个食堂吃饭交流,校长几乎是24小时陪伴。

这就是温肯的特色,学生可以随时找到校长。“前几天,真的有学生晚上来敲我办公室的门”王立说,学生反映学校的社团设立与经费的问题。他觉得很好,温肯要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社团是就是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好地方。没过多久,在和领导班子开会讨论时,这个问题被提出并解决了。

“你试过在温肯深夜12点的操场上深深地呼吸过吗?”王立笑着问记者,遂而说道,“我试过。”在上任的一个月时间中,王立几乎走遍温肯的每个角落,对温肯有了更深切的体悟。在他看来,作为中美合作大学的温肯,学习借鉴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未来必将大有可为。但同时他也看到,年轻的温肯更需要不断发奋和开拓,努力奔跑。

学科建设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自2018年6月,温州肯恩大学被列入中外合作办学示范性重点建设对象。这对肯恩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

王立说,温州肯恩大学是一所年轻的中美合作大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温肯还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办教育办大学是一个周期很长的过程,是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

温肯将如何更好地走向未来?“定力、尽力、耐力、毅力、能力、魄力、魅力、人力、物力、财力”,王立提出了“十力”真经,并描绘了温肯的“奔跑”路径:学校将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大力支持科学研究,开展高水平科研活动,建立国际化科研平台。

“浙江大学为何学术科研如此蓬勃发展,就是因为他们有博士生8000,硕士生10000。”王立说,学校下一步要逐步开展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只有硕博教育和科学研究创新才能更有力助推温州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带动区域的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如果顺利的话,过几年,我们校园里就能有相当数量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了。”

依托学科建设,温肯还将启动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建立一支稳定的、国际化的、教学科研水平高的人才队伍,向全球招聘,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温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