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源地。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如何带头续写温州模式新辉煌,推动温州民营经济“蝶变”,是摆在瓯海面前的重大课题和历史担当。近年来,瓯海坚定走智能制造“华山一条路”,持续推进服装、鞋革、眼镜、锁具、汽摩配、小机电等六大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在当前温州深入开展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征程中,瓯海眼镜作为温州传统优势产业,应当成为温州“两区”建设的点“睛”之笔和开道产业。目前,瓯海区正全力推动眼镜产业智能化、时尚化、集群化改造,并努力形成对锁具、皮革、鞋服等产业引领转型效应,推动温州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一、瓯海眼镜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态势
近年来,瓯海紧扣眼镜、锁具、鞋服等传统优势产业抓经济转型,并以眼镜产业为突破口,出台较高含金量的“眼镜产业新十条”,在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品牌培育等十方面给予全面提振,打造“中国眼镜之都”。2018年,42家规上眼镜企业总产值23.44亿元,同比增长6.93%。规上眼镜企业增加值6.19亿元,增长6.54%,2018年规上眼镜企业共完成销售产值22.07亿元,同比增长7.08%,眼镜发展呈现不断趋好态势。
转型趋势一:制造方式向智能化转变。生产效率不断提升,通过实施“机器换人”全覆盖行动,眼镜产业劳动生产率同比提升17.78%。通达光学三年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机器换人”,员工减少25%,劳动生产率提高29%。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两年共新增眼镜规上企业达14家,中民等3家企业作为拟上市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企业研发能力增强,2017年,全区规上眼镜企业R&D经费投入6942.4万元;行业专利授权量达165件,同比增长112%。其中,瓯海眼镜等企业推行激光焊接技术,蔚蓝光学等企业已应用等离子打磨、3D打印。
转型趋势二:销售模式向时尚化转变。品牌影响力提升,目前,亨达光学在全球先后注册了3个自主眼镜品牌,3个品牌的眼镜年出口量达到总产量的40%以上;冠豪眼镜出品的“SECG”品牌儿童眼镜自市场推出后,每年销量均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质量标准话语权扩大,获批国家眼镜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创建,并已参与镜片、配装眼镜2项国家行业标准修订,与意大利certottica光学研究院开展监测认证、研发创新合作。时尚个性化消费开始呈现,冠豪眼镜成功打造国内首家集眼健康科普文化、眼镜小医生、眼镜小设计师、卖场工坊等一体的文化科普体验中心,并计划进一步打造全国首个眼镜企业博物馆。
转型趋势三:产业形态向集群集聚发展。中国(瓯海)眼镜小镇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已入驻知名眼镜企业155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科技型企业8家。2018年新入驻12家规上企业。特别是聚集有全球最大的眼镜包装制造企业蓝道工业发展公司,中国本土高端眼镜制造企业代表通达眼镜,中国本土三大工贸一体化成镜企业圣蓝系、东田进出口公司和朗盛国际。目前,已与眼视光专业排名全国第一的温州医科大学基本达成落地意向,建设眼视光产业中心;法国第二大光学镜片商罗敷司德等企业意向入驻。高新技术眼镜产业园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将大力引进眼镜高端配套产业。眼镜跨境电商园已与阿里巴巴1688达成平台建设运营意向,将形成研发设计、电商销售为一体的互联网+实体共同发展的多平台多渠道的经营和销售模式。
二、瓯海眼镜产业短板
无论从国际上还是从国内来讲,瓯海眼镜产业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但瓯海眼镜以“作坊式”起家,“贴牌代工”长大,长期锁定“订单—代工—出口”模式,存在一系列转型升级上的困难和短板,同时也折射出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普遍瓶颈。
短板一: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不足。虽然目前瓯海眼镜企业呈现加快集聚态势,但产业集群程度不高,单体企业规模仍然偏小。比如规模以上企业个数与丹阳(102家)、深圳(70家)有较大差距,但特别是产值超亿元的眼镜企业仅仅7家,没有一家五亿元以上产值企业,龙头企业引领不强。
短板二: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目前瓯海眼镜产业大多数是以镜架、配件等“机械”产品为主,普遍缺乏研发设计团队,导致角膜接触镜、渐变多焦点镜片、非球面镜片等中高档产品、个性化产品偏少;高档树脂片等高端产品已被厦门、丹阳占领。特别是近两年来,眼镜企业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没有增加。
短板三:品牌建设仍然滞后。目前瓯海眼镜也有不少的品牌,但大部分企业仍然处在或贴牌(ODM)代工(OEM)阶段,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偏弱,未达到像丹阳眼镜、横岗眼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截至目前,全区眼镜行业持有中国驰名商标1枚,省、市名牌商标24个,仅31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欧盟CE认证、美国FDA认证等权威认证。
三、实施“双十提升行动”推动瓯海眼镜行业加快转型升级
(一)实施产业“十大提升行动”。一是加快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加快打造“技术先进实用、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共用、服务综合集成、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眼镜创新服务综合体,进一步推动浙大温州研究院、华科大温州研究院、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市智能制造研究院与八达光学等龙头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和技术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性技术研发,不断加强瓯海眼镜产业技术支撑作用,确保全年分别新增省级、市级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中心)2家、5家。二是加大“机器换人”力度。推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在眼镜制造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经营等领域的集成应用。推动眼镜制造企业关键生产环节等技术改造,推进工业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等技术应用,不断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依托创宇、镭射等眼镜装备生产企业,推广应用自动插芯机、自动激光焊接机等智能装备,打造无人车间2个以上,智能化生产线5-8条,实施眼镜行业投资100万元以上“机器换人”项目20项以上、完成技改投资超过2亿元。三是全力提升质量标准。推行“标准化+”提质工程,鼓励企业产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浙江制造”标准制订。加强省眼镜检测中心建设,持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力争全年制定国家标准1项以上、“浙江制造”标准3项以上,创成国家级眼镜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四是全力培育产业品牌。鼓励本地知名品牌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打造1-2个国际上有影响力、知名度的眼镜制造品牌。支持外贸型代加工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充分利用代工国际一线、二线品牌产品的制造基础和质量优势,打造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品牌,全年开设品牌店达150家以上。组织“全球眼镜设计大赛”“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等活动,提升瓯海眼镜行业和品牌的国际影响力,确保全年举办各类活动2次以上,完成“瓯海眼镜”集体商标注册。五是加强人才培育。全面落实“人才新政42条”,加大人才引进和奖励力度,支持引导温州大学、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设立眼镜设计、制造专业,大力培养眼镜设计制造专业人才。建立人才培训机制,培育实用型人才300人以上。六是全力提升眼镜小镇。加快打造集研发设计、高端定制生产、博览交易、文旅体验为一体的眼镜特色小镇。七是加快推进平台建设。加快眼镜供地项目和眼镜产业小微园设计,形成集镜框、镜片、隐形眼镜、智能眼镜等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眼镜生产基地。加快眼镜高新技术产业园竣工投用,推进眼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建成集市场、办公、商务于一体的综合体。加大土地“双清”力度,争取为眼镜重点企业供地100亩以上、新增眼镜小微园1个。八是全力做好企业培育。加快培育眼镜行业龙头示范企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并购、联盟等方式不断做大做强。加快蓝道集团、蔚蓝眼镜等企业注册集团公司,培育5亿元以上集团企业2家、亿元以上企业10家,争取规上产值突破50亿元、行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同时,实施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打造一批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全年培育行业规上企业70家以上。九是加大企业上市力度。鼓励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加快推动企业股改上市,拟将上市企业列入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加强跟踪指导和全过程服务,全力提速企业上市,全年培育拟上市企业3家。十是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以“1+1+10”产业政策为基础,结合行业发展新形势,修订“眼镜新十条”,持续加大在企业发展、品牌培育、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全面提升眼镜行业营商环境。
(二)实施眼镜小镇建设十大提升行动。一是加快眼镜品牌街建设。开工建设品牌街二期,提升改造品牌街沿线建筑立面景观、公共艺术等,改善小镇内部基础条件,形成旅游、体验、展示的主窗口。加快眼镜小镇内非眼镜产业和“低小散”企业腾退,腾退非眼镜产业约3万平方米。二是加快推进环境提升。在小镇主要道路与建筑群植入眼镜元素,营造时尚商业氛围,并加快对市政道路、立面改造、景观提升、信息化改造等方面进行提升,打造休闲风情街区。三是加快总部经济园区改造提升。围绕“展示提升、形象提升、功能提升、品质提升”四方面,实施总部经济园区全面提升工程。四是加快眼镜小镇微园提升。加快瓯海高新技术眼镜产业园工程二期建设进度,同时将郭溪梅园西陶小微园用于眼镜产业为主的生产基地,实现生产产值、产业集聚以及产业链完善的突破,将该小微园打造成互联、环保、高效、安全、可持续为一体的智慧园区。五是加快眼镜商务大厦和“眼健康”产业中心建设。在眼镜小镇内选址建设眼镜商务大厦,依托大厦快速形成集眼镜批发、零售、内贸、外贸、线上、线下为一体的眼镜综合市场。同时,将眼健康作为眼镜文化的重要内容,打造公共服务中心、“眼健康”教育实践基地、“眼健康”服务中心、眼视光产业中心等。由第三方投资,将位于娄桥工业园今汇路北侧约77.41亩地打造成“眼健康”中心,并启动招商工作。六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高端人才公寓和蓝领社区,打造高质量人才公寓,配套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咖啡馆和文化活动的休闲综合场所。统筹推进眼镜品牌街生产性、生活性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服务配套功能,提升街区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小镇内停车场建设,解决小镇的停车问题。七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眼镜品牌街和眼镜中高端制造等进行精准招商,制定针对性强的招商计划。利用眼镜小镇每月举办各项活动为契机,加强与来自全球优秀眼镜企业的对接。同时继续加强与深圳、广州、厦门、丹阳等地的眼镜企业的对接,建立优质眼镜企业项目库。通过“以商招商、以企迎企”,动员瓯海的眼镜龙头企业促成优秀的眼镜企业入驻眼镜小镇。创建中国瓯海眼镜B2B垂直平台,促使品牌街企业、跨境电商园企业、眼镜生产企业全面入驻B2B平台,做到信息实时发布,数据实时共享,打造中国眼镜行业“硅谷”。八是加大眼镜博览会重大推广力度。举办第十七届中国(温州)国际眼镜展览会暨首届中国(瓯海)眼镜小镇采购节和“瓯海眼镜”区域品牌国家级商标挂牌仪式,争取获批“瓯海眼镜”区域品牌国家级商标。九是加大区域品牌宣传提升力度。学习借鉴丹阳做法,每年筹备两期大型活动、十期以上小型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同时,加大多渠道多媒体,尤其是新媒体、自媒体的宣传。十是加大管理运营水平提升。委托有能力的第三方运营机构合力共同加强眼镜小镇运营管理,在小镇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与现有眼镜产业密切关联的科研院校搭建产学融合平台,并为眼镜行业培育输送眼镜行业相关高端人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企业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及科研院校进行产业升级。
从目前的瓯海民营轻工产业,特别是眼镜转型升级取得的突破来看,坚定不移走智能制造道路,重点推动产业集群化、生产过程智能化、产品时尚化和营销服务化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大势所趋,也是温州模式浴火重生的有效路径选择。为此,要紧紧抓住智能制造发展大势所趋,突出“亩均论英雄”改革,不断占据行业微笑曲线附加值最高的两端,加快促进传统轻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科教新区、山水瓯海”建设,书写好新时代温州创新史。(作者王振勇系中共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