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龙港:“中国第一农民城”成功“上市”

时间:2019-09-27 10:26:59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胡俊剑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到扬名全国的“中国第一农民城”,龙港,迎来了又一次历史性跨越——龙港市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浙江对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特别献礼。

由来

据民国《平阳县志》载:“(鳌)江在西晋建立时,初名始阳江,又名钱仓江。今自新渡以下又称鳌江。”而江南民间,历来又称其为青龙江,简称龙江,因地处龙江口港湾侧,故取名龙港。”虽称呼“龙港”,但彼时的“龙港”只是由几个小渔村组成的地方俗称,人口不过5000多,知者寥寥。

到了1982年4月,温州市政府批准建立苍南县沿江港区,后改名龙江港区。由于“城镇只能是纯粹吃国家商品粮居民户的城镇”陈旧观念的存在,港区几次要求上报建镇都没有实现。

1983年4月,人民日报社刊发《积极地开发和建设小城镇》一文后,港区再次向县委县政府呈送《关于在龙江港区设镇的报告》,建议设立县直属镇龙港镇,终于在1983年10月12日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苍南县建立龙港镇。从此,中国地图上有了“中国第一农民城”——“龙港镇”。

发展

为解决落户难题,龙港镇以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为依据,发出通知:凡在龙港镇购地建房、经商办企业的农民,都可自理口粮迁户进龙港镇。短短一年时间,龙港镇3000多间楼房同时兴建,每天有1万多人上工地,到1989年,人口增加到4万多人,龙港以令人瞠目的速度拔地而起。

当时的苍南县,已经有6500个“万元户”,其中90%以上都居住在龙港附近。在经济上先富起来的他们聚集到龙港,奠定了龙港的产业体系。目前,龙港拥有“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和“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等4张金名片,形成了以印刷、塑编、纺织、礼品等四大传统行业为支柱,微晶玻璃、超细纤维、印刷原材料、不锈钢带材、特种陶瓷等新兴行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龙港的GDP突破了300亿元,占据苍南县GDP一半以上。

担当

截至2018年,龙港面积已扩大至184平方公里,人口增至38万,达到了小城市的规模标准,镇级体制机制逐渐无法与逐渐庞大的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匹配,企业在用地指标、信贷规模等方面受到限制,难以继续发展壮大。

时代在呼唤变革,变革在响应时代。

“龙港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镇,这些年来自觉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探路,积极破解自身可持续发展难题,为龙港撤镇设市打下了扎实基础。”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说。他指出,龙港撤镇设市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车俊书记要求龙港担起“四个使命”:一是担起先行先试的使命,努力为全省、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二是担起示范引领的使命,争当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三是担起造福群众的使命,努力建成市民的幸福家园;四是担起携手发展的使命,让苍南、龙港两地人民共享更多改革发展的成果。

未来

9月26日上午7时,在龙港市镇前路195号,龙港机关大院门口,原写有“苍南县镇”及“苍南县龙港新区”字样的7块衔牌被换下,写有“中国共产党龙港市委员会”“龙港市人民政府”的2块新衔牌,在现场人员的掌声中正式悬挂在大门口,龙港市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时代。

作为全国第一个不设乡镇和街道的新型县级市,龙港将按照“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的改革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市场化建城引领区、基层治理改革创新实践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新型城镇化样板区。

温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龙港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的试验田。龙港因改革而生、伴改革而长。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面向未来的一场大考。面对这场大考,温州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发出了这样的宣言:坚定扛起“探路者”的使命担当,争当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续写好新时代温州创新史。

奋楫不息、登山不止。改革开放再出发,作为改革先行地的温州,正以排头兵的姿态跑出改革加速度,续写新时代创新史!(胡俊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