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大学附属茶山实验小学,原先的校长室、教导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服务中心”“学生服务中心”等。取消人们司空见惯的“校长室”“行政楼”,副校级领导要“下沉”兼任中层或年段组长,学校管理团队必须兼课和研究教学……瓯海正在进行的校园“空间革命”及其校园治理机制改革,是该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探索真正把学生放在学校的最中央,真正让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者等要素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全新改革之举。
今年9月份以来,瓯海大刀阔斧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治理机制改革,要求各中小学本着“学生第一”“去行政化”“重心下移”三个基本原则,通过办公室空间布局、课堂组织形式、师生角色定位、学校治理方式以及行政管理职能的“五个重构”,淡化学校行政色彩,突出学校教育的专业功能,一切教育活动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该区甚至细化规定:撤校长室,设“学校议事室”,设立楼层原则上不高于二楼,变学校管理者个体独立办公为团队融合办公。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校长、副校长的单人办公室也要变成大开间办公。
“把管理团队从行政楼搬到教学楼,不只是物理空间布局的变化,最直接的效果是办学者教学理念的变化。”温州大学附属茶山实验小学校长赵晓海说,自从他和其他校级干部全部搬到教学楼内进行融合办公以后,管理层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了,大家思考和讨论最多的,是如何使学校资源优先服务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需要。比如,该校通过与学生及家长直接交流获知学生对写作能力提升、对科学知识探究有迫切的需求,他们立即着手对接温州大学,拟在校内设立温大名师工作室,开设“小小化学家”“编程”“木客”等特色课程。
为了重构学校课堂组织形式,瓯海各中小学拓展课堂边界,开展空中课堂、场馆课堂等“大课堂”,建设创新实验室、未来教室等功能室。校长和管理层实行融合办公以后——
瓯海区实验小学将节约出来的办公区域开设拓展课,每年有70多门拓展性课程供全体学生自主选择;
瓯海区外国语学校则把原有的综合楼学生课外实践大厅,变成课后托管中心,并开设德育、家委会、社团等10个校务服务岗,每天有值周老师在各窗口与学生互动,困扰家长的接送问题得到解决。
据介绍,此次校园治理机制改革的另一大亮点,是扩大学校办学和用人自主权。瓯海区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撤销派出管理机构,确定了瓯海职专集团学校、新桥中学、温州大学附属南白象实验小学等13所学校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审改革试点学校,可自行评审、自主聘任中初级职称教师;修订完善2019年新招聘教师配置到岗、区内流动等工作实施方案,把用人自主权交给用人单位;落实学校中层干部任免权,在规定的职数范围内,学校可自行设置内设机构、自主聘任中层干部。瓯海还特别提出,要落实教师教学自主权,让教师享有参与学校管理、评价学生成长、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适度惩戒等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