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聚焦六大体系建设 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0-06-29 15:41:20 来源 : 中国网新温州 作者 : 林筱

6月28日,温州市召开全市民政会议。会前温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温州市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温州市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明确温州市将在兜底保障、养老服务、移风易俗、数字民政等多方面发力,持续提升“民生温度”,使市民有获得感、幸福感。

会上,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充分肯定近年来温州市民政工作成效。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浙江省委全会对建设“重要窗口”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民政工作要强化窗口意识,把民政事业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中去考量,放到温州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课题中去落实,放到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职责使命中去推进,让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写在群众笑脸上。《意见》指出,温州市将以民生保障、养老服务、基层治理、现代慈善、移风易俗、数字民政等六大体系建设为重点,助力打造暖心之城、颐养之城、和谐之城、大爱之城、文明之城、智助之城。

迈入新时代,如何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分、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围绕《意见》,温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解读百姓关注的民生热点。

精准完善兜底救助 倾力打造暖心之城

《意见》提出,温州市将继续优化低保调标机制,实行分类分档精准救助。加快推进温州市、县(市、区)救助站标准等级建设,完善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长期滞留人员落户安置制度,将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体系建设纳入平安建设考核内容。到2022年,温州市平均最低生活保障年标准达到10500元以上,全面实现社会救助城乡统筹。在关爱特殊群体方面,到2022年底,每个县(市、区)建有至少1个儿童福利实体机构,乡镇(街道)及留守和困境儿童较多的村(社区)设立儿童之家,通过政府购买等形式解决服务报酬,打造一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样板乡镇。

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助力打造文明之城

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殡葬改革纳入考绩的重要内容,打出一套深化殡葬改革的“组合拳”。

《意见》明确,接下来,温州市还将持续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科学编制公墓建设规划,新建公墓实行骨灰楼(堂、塔)等节地生态安葬。到2022年,每个乡镇(街道)建有节地生态安葬点,温州市行政村生态安葬覆盖率100%。深化青山白化治理,严禁新建翻新私坟,实现青山白化治理率100%。加快提升温州市殡仪馆(殡仪服务中心)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行丧事简办,温州市主城区、人口集聚区实现集中办丧。推进“身后一件事”跨部门联办机制。此外,推进婚俗改革,倡导婚事俭办;完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长效机制。

全方位提升养老服务 着力打造颐养之城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剧增。《意见》和《计划》中均提出,温州市将科学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继续扩大养老服务供给社会化,鼓励以单个或多个乡镇(街道)为单位,委托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企业)运营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承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公办养老机构应设立失智症照护专区,床位数不少于总数的5%。到2022年,福利彩票公益金至少55%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

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方面,《意见》和《计划》中明确新建住宅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建筑面积标准配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单处不少于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集中布置。实施社区和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2020年底前,完成特殊困难老人家庭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服务3000户以上。探索形成机构、社区、家庭有机衔接,医康护养融为一体的便利化、精准化康养服务体系,到2022年,建成20个康养联合体。

构建数字民政体系 合力打造智助之城

《意见》中提出,今后温州市将打造决策管理“数据舱”,依托民政大数据中心,实现多部门数据互通、民政各条线信息共享。届时将实现困难群众家庭经济状况“一键核对”,婚姻登记智慧化服务集成,温州市基础位置信息协同管理、动态更新等。值得一提的是,温州市还将实现智慧养老信息系统与“浙里养”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强化温州市市民卡养老服务功能。积极打造“没有围墙的智能养老院”,依托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组织,拓展外卖式养老服务。(林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