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温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温州市人力社保改革新闻通气会,会上透露,今年以来,温州市人社系统一边积极应对疫情冲击,打出减负、稳岗、扩就业、保民生的政策组合拳,一边主动谋划,通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数字化转型,创新人社各领域工作,并创成多项全省乃至全国领跑的改革项目。
聚焦“便民便企”促改革,推动“跑改”速度再提档
今年以来,温州市推出《2020年便民利企“一件事”目录》,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城乡居民参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生涯等10项内容纳入“一件事”改革范围,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跑一次”或“零上门”。
在就业创业补贴方面,将一次性创业补贴申领、创业场地租金补贴申领、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申领、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申领等相关事项实现便民服务“一件事”联办。在城乡居民参保方面,率全省之先开展参保登记、银行代扣签约、一次性补缴、待遇申领等7个必办业务联办,材料精简87%,数据共享率达到100%,在非工伤或因病提前退休事项经办方面,将原来的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提前退休(退职)核准、新增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核准及支付等3个经办事项和经办窗口予以优化合并,让数据代替群众“跑腿”。
在许可事项审批方面,实现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劳务派遣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设立资质许可等3个审批事项“一窗收件、一次申请、一站办结”。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方面,将公开招聘、人员交流、岗位变动、解聘、退休等业务变动引起的人员出入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出入境、户籍迁入、社保卡等9个经办项目集成为“一件事”,实现一次性提交、一次性办结。
聚焦“惠民惠企”促改革,推动民生服务再升级
温州市通过推进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创新工伤医疗管理模式、开通惠企政策“直通车”、实现政务办事社银联通、深化技工教育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将群众的操心事、企业的烦心事办成群众满意、企业欢迎的舒心事。
去年11月,温州成功入选全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今年,温州市人力社保部门从打造专业家服市场、强化政策支持力度、探索信用管理机制、推进家政立法、畅通家政扶贫渠道和完善配套服务等6个方面发力,全力化解“找放心保姆难”的民生难题。同时率全国之先探索建立工伤医疗管理新模式,依托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平台,开发医疗、工伤保险服务一体化模式,建立先由医疗机构刷卡,后由工伤基金划转退还的运行机制,有效破解工伤医疗费由参保单位和职工垫付、报销结算不及时等问题。利用社保大数据、税务、公安联网比对自动审核,将“温28条”“温32条”中的各项人力社保惠企政策纳入“温州市产业政策奖励兑现系统”,直接将各项惠企专项补贴支付给符合条件的企业或个人,实现一次申请即可完成。
聚焦“智能智办”促改革,推动服务模式再创新
温州市以人社数字化转型为导向,推进人社领域服务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推出人社智能AI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卡集成应用、经办服务“去窗”、人才供需云平台对接系统等一系列改革创新项目,有力提升群众的办事体验感和满意度。
人社智能AI服务体系是温州市率浙江省人社系统之先推出的智能化服务平台。该平台建立线上人工智能AI咨询小助手和线下智能咨询机器人两大应用场景,为市民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自动咨询与引导服务。同时,拓展市民卡集成应用功能,经过多年发展,温州社保市民卡已拓展了社保医保、公共交通、图书文化等30多项公共服务应用,累计发放实体卡872万张,激活电子社保卡336万张。通过推出社保智能服务体系、开展社保自助服务试点、延伸社保服务网点等工作举措,实现简单事项系统自动办理、一般事项就近网点办理、复杂事项后台审核办理、部分特殊事项经办窗口办理,大幅减少大厅办件数量,提高办件效率。为了实现各类用人单位紧缺专业人才需求与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才服务的实时对接,温州市还开发了人才供需云平台对接系统。为企业及时做好相关人才服务。
聚焦“安民安企”促改革,推动治理能力再提升
温州市人力社保部门还创新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基层劳动纠纷综合治理、网络仲裁等改革创新工作,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率浙江省之先推出“智慧监察﹒阳光支付”系统,今年该系统列入浙江省人社厅数字化转型项目在全省推广应用,目前已统一命名为“企业工资支付监管系统”。该系统以实时录入用工实名、维权公示、保证金、分帐管理、银行代发和按月足额等“六项制度”数据为主要内容,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和预警,可实时动态监管各项目工地的民工工资支付情况。
另外,还推进基层劳动纠纷综合治理改革,引入社会第三方力量参与劳动纠纷调解,让劳动者依法维权更加便捷。推出仲裁调解全流程信息化模式,通过推出智能AI咨询系统、信息化融合庭等服务,打造互联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实现调解和庭审网络化,切实减轻当事人维权成本,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朱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