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大家》| 石雕界的耀眼“新星”——访高级工艺美术师潘金松

时间:2020-08-12 16:01:35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景萱

编者按:

温州是一座具有5000多年渔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发展史的悠悠古城,享有“百工之乡”美誉,工匠精神源远流长。瓯绣、发绣、石雕、黄杨木雕、彩石镶嵌等传统工艺,无不承载着这座城市浓郁的地域色彩和厚重的文化底蕴。目前,温州已拥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1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74人。为充分展示大师们的风采,中国网·新温州特推出《遇见大家》专栏,旨在弘扬温州优秀的非遗文化和“工匠精神”,全面展示“百工之乡”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发展成果。

【人物名片】

潘金松,男,1983年出生于浙江省泰顺县,大专学历,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玉石雕刻艺术大师、浙江省造型艺术青年民间工艺“新峰计划”人才、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最喜爱的工艺美术精英。1998年,潘金松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成松,2003年创办个人石雕工作室并带数名学徒从事石雕创作。

图为高级工艺美术师潘金松

潘金松的作品曾荣获浙江省民间文艺最高奖“映山红奖”、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及国家级金奖等荣誉,多件作品分别被浙江博物馆、温州大学民俗博物馆、泰顺县政府等收藏。

走进潘金松的工作室,笔者发现地上散落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石头,潘金松正眉头紧锁,站在工作台前,思索该如何设计手中的石料。

谁能想到,眼前这位皮肤黝黑,身带一股“侠气”的男子,竟是一名心灵手巧的石雕工艺家。

作为一名80后,潘金松已在石雕之路上前行二十余载,一路上经历了迷茫、疑惑和成长,让他从一名对石雕一无所知的学生,到如今石雕界的“新星”。也许下面这五件作品背后的故事,能让世人对潘金松更加了解。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破茧成碟,初出茅庐

潘金松雕刻天赋的展现,要归功于10岁一次偶然的经历。当时,他捡起了手边一块木柴,拿着小刀敲敲打打之间,一块形状杂乱的木头转身变成了一只手。路过的村民,都对小金松赞叹不已。手艺人的种子,就这样埋进了潘金松的心里。

18岁时,潘金松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工作和读书应该如何抉择?

没想到,最后是母亲的一句话,让潘金松石雕之路开始生根发芽。

“那些用石头雕出来的虾菇、螃蟹都和真的一样,太让人惊讶了!”母亲参观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成松大师的石雕作品后,回家一句无心的话,让潘金松心里起了一丝涟漪。也许是儿时那一次雕刻木头的经历,也许是他与石雕本就有缘,明明未曾接触过石雕工艺,他却突然对石雕产生了兴趣,随后拜潘成松为师学习石雕。从学习彩石立体镶嵌到单件作品创作,在潘金松石雕生涯创作处于迷茫期的时候,偶然间师父的一句“不要把自己禁锢于过去的笼子里”,让潘金松如梦初醒。

在那之后,潘金松逐渐挣脱了自己在石雕创作上的枷锁,他的创作风格也逐渐有了脉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是潘金松在开始尝试单件石头雕刻后的早期作品之一。

图为潘金松作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古韵新风》——匠人童心,风格初显

在潘金松的作品陈列室里,有一抹明亮的绿色,让人第一眼望去就被紧紧吸引。那是一株“长”在破碎瓦罐中的多肉,饱满、翠绿。明明是一个被人弃于墙角无人问津的瓦罐,其中却长出了比在园丁精心呵护下更为夺目的多肉植物。这看似不符合逻辑的作品背后,饱含着潘金松对生活的观察,也有他作为一名石雕艺人的小任性。

“我很爱养多肉,买了很多,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植物到了我的手上却总活不长。”石雕之外,生活中潘金松还有点“沾花惹草”的爱好。不同于石头,多肉成长需要水和阳光,更需要主人时常的打理。在多肉养殖之路上“碰了一鼻子灰”的潘金松陡然发现,可以发挥自己手艺人的功夫,“把石头雕刻成多肉,这样它就能永远‘不死’了。”

“让多肉不死的同时,我还应该赋予这件作品什么呢?”偶然间,潘金松看到了路边长在破碎瓦片和瓦罐中的植物。“为什么一个没有用处的破罐子里,还能长出如此富有生命力的生物?这不正代表了人在经历逆境和挫折后,重生得更加美丽了吗!”刹那间,潘金松思如泉涌。

在一点点小任性和对生活感悟的糅杂下,作品《古韵新风》就这样在潘金松的手中被雕刻出来。

这件作品采用四川雅安绿石雕刻而成,多肉的叶子饱满剔透,看起来“肉嘟嘟”的甚是可爱。多肉的根系牢牢地“扎”在土壤中,周围散落着一颗颗翠绿的多肉叶子,上面还裹着些泥土。作为这株多肉容身之处的瓦罐却看起来“伤痕累累”,一道道的裂痕更增添了一丝岁月侵蚀的味道,边上站着两只小鸟,似乎正惊叹于眼前这株植物的美丽。

《古韵新风》以其展现的顽强生命力,令观者叹服。该作品在2018年,荣获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图为潘金松作品《古韵新风》

《三圣佛》——偶遇“缘”石,技艺娴熟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缘分”一说,但对爱石之人来说“石缘”更是一份人与石之间无法言喻的美妙相遇。

在2016年,潘金松就与一块石头有了一次美丽的“邂逅”。

一次山西采风,潘金松走进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云冈石窟。“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这座身处于山壁间的石窟群作品,恢弘雄浑、惟妙惟肖。对潘金松来说,眼前的这一座座石窟雕像,是震撼,也是叹服。古人用手中的刀、斧、锤一点一点将心中对佛的崇敬之心凿进了岩壁之中,也将艺术凿进了潘金松的心里。

从山西回到家一个月后,潘金松和以往一样去采购石头。那是一个下雨天,他和另一位买家都在一块石头前停下了脚步,“我是第二个看这块石头的买家,前面那人看了那块石头之后没有买下,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觉得这块石头很吸引我。”没有犹豫,潘金松当即确定要买下这块石头。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块石头在不同的匠人手中也有百种解读。

“切下第一刀,我脑子里就浮现出了当时在云冈石窟里看到的景观。”潘金松说,这块石头的剖面,有着三个大的“石晕”,就如同石窟中的三个佛像,只差有心人将佛像周围多余的石头凿落。

“叮叮当当”间,作品《三圣佛》在潘金松的手中逐渐成型。三座佛像,静坐于3个石洞中,端庄而自信,不动声色,却光彩夺目。

“有心人,天不负。”这件《三圣佛》作品,在2017年获得了浙江民间文艺最高奖项——“映山红奖”。

图为潘金松作品《三圣佛》

《天作之缘》——与时俱进,开启新篇

潘金松是个闲不住的人,也是个喜欢琢磨新事物的人。

如何在脚踏实地提升自己技艺的同时,让石雕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是他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朋友的一个小建议,让潘金松开启了一次“传统+现代”的新尝试。“你有做过生肖全家福类型的作品吗?”这个问题,让之前从未雕刻过生肖的潘金松陷入了思考。

在潘金松看来,生肖是人的守护神,雕刻生肖作品,不单单是对生肖的刻画,还要将生肖与主人的特性、地位有机结合。不仅如此,他对自己的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在设计生肖作品的时候,我在考虑是不是可以吸收一些更为现代的东西。”带着这份疑问,他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答案。

他发现,如今受到大众喜欢的游戏以及神话剧中某些现代元素就很适合作为一种“时代符号”打磨进自己的作品中。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打磨之后,作品《天作之缘》终于问世。作品以玄空石云为背景,作品中的羊拥有黄金角,寓意男主人气度不凡;鸡,特意将尾巴加长设计,表示女主人的美丽动人,有着凤鸣九洲之意。旁边的小蛇参考了神话及卡通设计,蛇头有刚刚长出来的龙角,包含了对孩子“成龙”的美好祝愿。(凤)鸡的嘴对着羊的耳朵亲昵说话交流,表示夫妻恩爱。

在这一次的尝试之后,潘金松在动物石雕作品上有了新时代性的风格突破!

图为潘金松作品《天作之缘》

《温存》——生活为源,尽善尽美

猫与鼠,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认为是“水火不相容”的一对,但在潘金松的一件作品中,猫和鼠不光和谐相处,还得了《温存》这样一个名字。

在这件作品中,一猫一鼠共处于一件小小的毛衣上。白猫弓着身子,凝视着身旁的小白鼠,眼神里没有凶狠的气息,反而是对眼前的小白鼠带着一丝探究。白鼠,站在毛衣的领口旁,正试图往领口里钻。在毛衣的胸口处,还细致地“绣”着一只蝴蝶。

“我发现现在的猫和我小时候不同,因为生活条件太好,他们都已经懒得抓老鼠了。”在尝试过生肖石雕作品后,潘金松试着更多地创作一些动物作品。他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小动物们,猫和鼠,成了他观察的对象。“如今生活质量好了,宠物也变‘金贵’了,每天有人喂食。现在很少再看到猫抓老鼠的景象了,更多的好像是两者之间相互打闹嬉戏的样子。”这对在以往的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一直处于对抗关系的“欢喜冤家”,现如今却发生了巧妙的关系转变。一幅猫鼠玩闹的画面,在潘金松脑海中浮现。

在这件《温存》中,如果说猫和鼠代表的是现在人们幸福生活的景象,那下面的毛衣则是潘金松对自己曾经儿时生活的怀旧。

“我们小时候生活条件不好,一件毛衣姐姐穿完给弟弟穿,弟弟穿了再给妹妹穿,可以穿很久。”在曾经物资匮乏的年代,饱腹都成问题,更何况养宠物、给宠物喂食呢?

猫与鼠、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对于潘金松来说这件《温存》是他对时代的思考和对生活的反思。

图为潘金松作品《温存》

当潘金松被问到对自己接下来的石雕生涯有什么计划时,他踏实地说:“还是要继续磨练技艺吧。”如今的他,已是石雕界的“中坚力量”,对他来说如何在老一辈和新一代中间走出属于自己这一代石雕手工艺人的道路,依旧是要深入探寻的问题。

从原石采购的缘分、创作题材的灵感来源、雕刻的技法以及创作过程的点点滴滴,潘金松用最赤诚的“匠心”,讲述“有生命的、会说话的”石头,展现石雕艺术之美。(景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