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学派,温州的文化密码

时间:2022-11-15 13:43:22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中欣

在解码浙江精神或温州人精神时,永嘉学派都会被认为是重要文化根脉之一。

正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中所说,“古代浙江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也都倡导义利并重、注重工商的思想,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独树一帜,而且深深地影响着浙江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浙江思想文化的重要源泉”“‘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提出‘通商惠工,皆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主张农商相补,反对义利两分”。

永嘉学派兴起于南宋,因其代表人物多出自温州,温州又古称永嘉,由此得名。永嘉学派虽然诞生自温州,影响力却是全国性的,在南宋时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鼎足而立。明末清初时,著名哲学家黄宗羲在100卷《宋元学案》中,记录学者超过2000人,却只有8人被用两卷篇幅记录,叶适便是其中之一,永嘉学派的学术影响力可见一斑。

时至晚清,永嘉学派重振。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局,注重实效、不尚空谈的永嘉学派,再次引起时人关注。曾国藩认为永嘉学派“足以通难解之结,释古今之纷”,谭嗣同认为永嘉之学“可资经世”。

如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流传千年的永嘉学派,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后世回顾永嘉学派,最常提及的两句话,便是“农商并重”和“义利并举”。

在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的古代中国,永嘉学派显得如此不同。

事实上,永嘉学派务实,却不失理想主义,注重实效,更有家国担当。

永嘉学派中继者陈傅良说得好,“所贵于儒者,谓其能通世物务,以其所学,见之事功”。叶适更是直言,“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立志而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

图源:鹿城区委宣传部

在这种务实思想的指引下,永嘉学派每位代表人物,都是专业领域的行家能手。他们不仅能坐而论道,更能起而行之,有益于当时。

永嘉学派创立者薛季宣,不仅在哲学思想上独树一帜,而且对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专业领域深有研究,让很多空谈之士望尘莫及。

针对困扰宋朝多年的“冗兵”问题,陈傅良厚积薄发,深入研究自周代至宋代两千年的军事制度,分析利弊得失,写成《历代兵制》,以资借鉴。这不仅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兵制史专著,也是古代唯一一部兵制通代史。

图源:鹿城区委宣传部

叶适虽以文采、哲学闻名于世,他还是最早发现“劣币驱逐良币”规则的人,更曾立下战功,避免南宋重蹈北宋覆辙。在开禧北伐失败后,金国大军压境,长江防线近乎失守,朝野震动。叶适临危受命,先后采取袭扰、屯兵、屯田等措施,成功守住长江防线。

永嘉学派注重事功与实干,是对空谈误国的警醒与回击。

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多成长于南宋,面对山河沦陷,有着切肤之痛,这时再空谈性理,无法有助于收拾旧山河。在家国情怀的驱使下,永嘉学派才更加注重“事上理会”“言之必使可行”,并提醒“若只管去理会道理,少间恐流于空虚”,更反对以空谈博虚名,推崇“善治者无赫赫之功”。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永嘉学派的独特气质,还与南宋的时代背景和温州的地域条件息息相关。

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为温州输送了一大批人才。陆上丝绸之路被阻断,进一步促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温州一跃成为国际港口,迎来了历史上的高光时刻。温州涌现和汇聚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和商人巨富,人口最多时接近百万。所以,南宋学者祝穆在《方舆胜览》中就说,温州“其人善贾”。此外,温州地貌是“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多地少,单纯依靠农耕,实在难以解决温饱。

因此,“农商并重”的思想自然而然刻在了温州人的基因里,这也是叶适鼓励“通商惠工”思想的现实根源。

图源:鹿城区委宣传部

永嘉学派接近商业,也受益于商业。和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出生名门望族的学者不同,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多为出身平民的“小镇做题家”,没有坐而论道的家底。受益于温州繁荣的商业和富而思文的风气,大量的寒门子弟才有了读书的条件。

例如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自幼家境贫寒,居无定所,29岁中进士前,先后搬家二十余次。叶适后来回忆,同乡林元章富甲一方,延请名儒为两个儿子授课,当时才10岁的叶适居然也能一同旁听。15岁时,叶适就开始四处给人讲课,为稻粱谋。后来,叶适和林元章的儿子都考中进士,成就一段佳话。

叶适的故事并不是孤例,温州在南宋时的科举成绩斐然,是典型的因仓禀足而知礼节。南宋时温州人口不到百万,参加乡试的科举试子就超过8000人,考取举人比率低至470:1。商业的发达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成就了“温多士,为东南最”的盛况。

图源:鹿城区委宣传部

商业和文化的良性互动,让永嘉学派相信,义利之间可以两全。

叶适说,“崇义以养利”“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都是强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兼容,完全可以实现双丰收。

从宋代兴起到晚清重振,在长达六百多年的时间里,永嘉学派一度陷入了沉寂。

沉寂有其历史原因。随着程朱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并与科举挂钩,独树一帜的永嘉学派逐渐式微,其思想逐渐融入“浙学”之中,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作用。

另一方面,明清长期海禁和闭关锁国,让温州失去了作为国际港口的区位优势,经济和人口都大不如南宋时。直到晚清温州重新开埠,时隔数百年再次成为国际港口,人才和财富重新在温州聚集和流通,永嘉学派的光芒才又被世人发现。

当然,沉寂也有永嘉学派的自身原因。说起理学和心学,人们往往都能想到《近思录》和《传习录》,师生问答的语录体,平实的语言与智慧的金句,都会让思想易于接近、广为传播。相比之下,永嘉学派缺乏跨越时代的大众读本。即使集其大成的叶适《习学记言序目》,煌煌40余万字,虽内容博大精深,但非专业学者不能读懂。

图源:鹿城区委宣传部

如今,作为温州人精神和浙江精神的文化根脉,永嘉学派再被世人关注和学习,以其独特的厚重与务实,贡献着穿越时代的智慧。2022年9月,《永嘉学派丛书》发布,包括19位作者35部古籍作品,这是迄今为止较为全面反映永嘉学派学术脉络的文献整理。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重点项目《永嘉学派研究大系》在有序推进,勾勒出其连续发展的轨迹,全方位考察永嘉学派的学术和思想。

同时,永嘉学派也在以现代通俗的方式被梳理和传播,让当代人得以滋养。2021年12月,坐落于温州海坛山上的永嘉学派馆业已开馆,通过纪录片、数字化、可视化手段,讲述着永嘉学派的缘起与传承、思想与实践。

“其学必测之古,证之今”。永嘉学派兴起于南宋,重振于晚清,复兴于当代,它与这温州这座千年商港兴衰共振,其体现的务实重商、家国情怀、事上理会、经世致用,仍历久弥新,启迪今人。(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