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体撰写的第三本年度中国经济发展报告《中国经济报告(2022):实现共同富裕》出炉,其中大篇幅收录了温州民营经济促共富的“温州实践”,并详细介绍了该实践的三条路径:走好山路、走宽道路、走稳分配路。
走好山路:创造条件拉动创业就业
报告指出,温州面临山区众多的地理困境,但近年来,温州多个县市涌现出先富团体,积极提升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拓宽产业发展渠道,为贫困地区百姓提供创业就业机会。
譬如,乐清市大荆镇山头村山林资源丰富,但产业一直处于空白状态。2013和2018年,乐清市工商联副会长方玉友在此创办生物科技、文化旅游相关企业,采取“租金+股金+薪金”的企业与农户合作模式,开辟了三大渠道致富增收之路。在三大渠道共同作用下,该地区每户村民每年增收5000元以上,村集体收入新增500万元。
“希望能为家乡助力,为农村农业助力,让我们的农民早点富裕起来,让大家共同走致富的道路。”2023年,永嘉县沙头镇乡贤捐赠100万元应用于春耕备耕农业机械,在捐赠现场,沙头镇乡贤联谊会会长潘育浩如是说。
除此之外,文成县采用“同心+共富工坊”模式联动共富力量、搭建共富平台、盘活共富资源,吸纳就业从而带动增收。
如今,文成县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萌发互联网经济,利用短视频等方式拓宽致富渠道,畲乡“共富工坊”按下“直播键”;投入2000万元打造电商直播中心,建成直播间6个,形成集聚效应;举办“助农共富”网络直播节,帮销农产品350余万元,助力农民增收200余万元,直接解决深山农产品销售难题。
走宽道路:民营资本投资公共事业
报告显示,在温州,民营经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更是改善社会基础设施、支持共享发展等方面的主力军。在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方面,1990年,温州机场正式通航,其建设投资的1.32亿元中,有6700万元得益于温州民营企业。
报告中还提到,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温州尤其独树一帜,充分体现了公共事业中的民营力量。
温州市《卫生计生统计报表》显示,在新医改启动的2009年,温州市共有104家医院,其中民营医院就有49家,占比47.12%,远高于全国30.75%的水平。截至2019年,温州市民办医院机构数、床位数占比依然高于全国水平,充分体现了医疗卫生领域的“温州特色”。
此外,在教育体育事业方面,民营企业家投身其中的案例不胜枚举:民营企业家李毓蒙创办工业职业学校;鹿城区工商户合资举办体育运动会;文成县大峃镇陈宅个体户集资建成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农民体育俱乐部……
走稳分配路:民营企业勇担社会责任
作为一次分配中自由市场的受益者,民营企业在参与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最直观表现在纳税和慈善两个方面。
就温州而言,民营企业的重要性更上一层楼:90%的税收、92%以上的工业增加值、95%以上的外贸出口、93%以上的就业人员、99%以上的企业数量,成为温州共同富裕进程中的最大基本盘。
不仅如此,在公益慈善事业中,温州民营企业积极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而且大量民营企业家主动投身其中,不论是集体慈善事业,还是个人帮扶救助,让共同富裕的理念得以贯彻。
浙江伟明环保有限公司连续21年参与温州“慈善大宴”捐助,连续14年参与“伟明暖冬大团圆”行动,成立2000万元冠名基金用于沙城街道慈善事业发展。
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11年就捐资设立规模500万元的“一鸣牛奶慈善基金”,此后又陆续开展一滴奶公益计划、“启智奖学金”项目,慈善资助金额超过1500万元。
下一步,温州将紧紧围绕打造“两个健康”制度创新策源地、标准改革领航地、理论实践结合地,全力深化“两个健康”集成改革,持续擦亮“两个健康”先行区金名片,聚力重塑全国民营经济新标杆。(张益聪)